以历史的视角梳理半个多世纪以来海南文艺事业的发展历程
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点击:64
文艺观察|善于从职能定位中找准文联“两个优势”点击:66
文艺观察|让文艺志愿服务成为社会新风尚点击:101
文艺观察丨把文艺界培训这件好事做实点击:108
全国文联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工作座谈会举行点击:136
中国文艺网微评:谨“言”慎行、遵纪守法,方能行稳致远点击:160
文艺观察|当好新时代文艺生力军点击:184
文艺观察|谱写新时代中国文艺更加动人的青春华章点击:194
文艺观察│助力北京冬奥出彩 彰显文联组织新担当点击:239
文艺观察│自觉遵守《公约》 共建山清水秀文艺生态点击:290
蔡葩:音乐家的青春咏叹调点击:25521
致广大 尽精微——读吴东民先生大尺幅书法作品点击:22458
一曲高蹈神采的快乐之歌——品读东民先生《行书千字文》点击:22492
吴东民书法艺术审美风格论点击:22931
天生笔墨 工开风气——“东民精神”解读点击:22296
天分与工力的综合——吴东民先生近作小议点击:22258
海南书法的一面旗帜——吴东民先生书法艺术品读点击:22017
蒙麓光同志深入生活侧记点击:23928
山地上有座坟茔——怀念林志雄老师点击:23968
李君照:永和三月 惠舞和畅点击:24225
为了向艺术家们表达敬意。我们在图书印出来后,登门拜访慰问了一些老艺术家及遗孀,为他们送书。看着这本书里的文字记载和历史图片,艺术家们非常高兴、非常激动。说出肺腑之言,让我们感到欣慰,更深深感到一种责任所在。 ..
践行者的足迹 海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 许俊 海南省文联编撰的这部《海南文学艺术大事记(1950—2013)》全面发掘提炼、系统梳理展示了海南岛解放63年来每一年的文艺活动与文艺创作成果,让我们集中地领..
岁月如歌海南省文联作协党组书记、省文联主席、《光辉岁月·海南文学艺术大事记(1950-2013)》主编 张萍 回首仰望,我看到了一代又一代的老艺术家和文艺工作者为海南的文艺事业历经风雨,走过了艰苦岁..
讲清楚海南文艺发展历史传统文化积淀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仲呈祥 海南文联编写《光辉岁月•海南文学艺术大事记(1950-2013)》这本书,对解放后63年文艺发展的历史系统全面梳理,讲..
记载一段不可忘记的历史轨迹海南省文联原副主席、琼剧表演艺术家 陈育明 在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3周年即将到来的日子里,《海南文学艺术大事记》的出版发行,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我对..
提升文艺工作者的创作自信著名作家、海南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协主席 邢孔建 作为土生土长的海南人,本人自认为对海南文学艺术发展的历史有所了解。前些年宣传部组织编撰的海南文化大系里,有《海南文学史》一本,在挖..
回顾历史,面向未来海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海南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刘复生 首先向这本书的出版表示祝贺。它的出版是海南文学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意义重大。作为评论家,我觉得它具有很强的工具性,是进行海南文..
钩沉历史 鉴启未来——评《光辉岁月·海南文学艺术大事记(1950-2013)》海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 省文评协副主席 彭玉斌 正值海南解放65周年之际,一部图文并茂、厚重精美的《光辉岁月&..
打通了海南的文脉原海南省摄影家主席 黄一鸣 很荣幸参加今天的研讨会,今年有很多重要的纪念日,刚刚过去了海南解放65周年纪念,又迎来毛主席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发表73周年,因此,《大事记》的出版和今天的研讨会尤为..
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海口市文联主席 琼剧表演艺术家 陈素珍 作为一名琼剧表演艺术家,受到海南省文联邀请参加纪念毛主席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发表73周年—《光辉岁月海南文学艺术大事记(1950-2013)》研讨会,..
向永不褪色的经典致敬——《光辉岁月 ·海南文学艺术大事记》编辑手记 海南出版社地方文化社长 陈霞 《光辉岁月——海南文学艺术大事记(1950-2013)》从书..
观察海南文化艺术发展重要文本中新社海南分社采编室主任 关向东 对记者来说,《光辉岁月•海南文学艺术大事记(1950—2013)》的出版是观察海南文化艺术发展的重要文本。大事记忠实地记载着一个地区..
海南文学艺术发展的里程碑——评《海南文学艺术大事记》海南省文评协副主席、海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焦勇勤 《海南文学艺术大事记》的出版发行不仅填补了海南文学艺术的一个空白,而且有力地推动了..
千里之行,任重道远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李福顺 我来到海南七年多,写过两部作品。一部是剧本《天涯浴血》,一部是《冯白驹和他的战友们》。为此我查阅过很多海南的党史、历史资料。当时,资料不集中,非常零散,搜集过程非常..
回首光辉岁月 汲取智慧动力——关于《海南文学艺术大事记》的札记海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马良 读厚厚一本《海南文学艺术大事记》,最深刻的感受是:历史并不遥远,接力棒代代相传。 60多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