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海南省南海文艺奖
文艺评论类获奖作品三等奖

《海南岛古代铜鼓初论》

申报人  曹量

作品简介

历史上,铜鼓的影响范围几乎遍及我国西南、华南各省,以及除菲律宾以外的整个东南亚地区。大量的事实证明,南方铜鼓源自我国的西南地区的滇中高原,后逐渐向东、南方向沿地势而下直入大洋,并在云南、贵州、广西、广东、越南北部等地形成了几个重要的铜鼓文化的中心。海南岛所处的环北部湾地带曾是上古时代骆越民族的分布区域,也是我国古代铜鼓分布的主要地区之一。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这一区域的古代遗存格外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正因此,海南岛铜鼓的出土成为研究我国华南地区少数民族青铜文化的布局,以及东南亚古代海洋世界人口流变和文化传播的重要的研究对象。同时,这些南方古老民族生成的田野证据,还弥补了海南岛早期社会史料所未及的部分,为我们研究古代南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曹量

曹量,海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二级指挥。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员,海南省音乐家协会理事,海口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海南省管弦乐学会副会长,海南大学国乐团常任指挥兼艺术总监,海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曾任职于西安音乐学院指挥工作室,师从我国著名指挥家刘大冬教授。曾执棒海南省管弦乐学会交响乐团、海南大学国乐团成功举办了十数场大型音乐会。2017年被香港国际音乐节组委会授予全国音乐优秀指挥奖。2014年民族器乐合奏作品《土戏——吊胡与打击乐》荣获首届南海文艺奖音乐类作品三等奖、海南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创作一等奖。2011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海南岛黎族传统音乐形态研究》,主持和参与多项教育部及省级社科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