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版画:沉寂后的再度兴发

2014年08月27日 02:32  海南日报 文/马良 责任编辑:李君照  点击:12416  我有话说(0人参与)

《蕉女》 蒙美立

  海南版画曾经有过辉煌,当年闻名全国的黑龙江北大荒版画,就有海南人张祯麒的身影,而海南也曾引进北大荒画派领军人物杜鸿年,杜老也终老海南;受“北大荒版画”影响,海南曾产生过“山花”版画群体。然而,经过一段时间沉寂后的海南版画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在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版画展即将来临之际,本刊特约美术评论人马良先生做一番分析——

  海南美术“新的增长点”

  海南版画曾经有过辉煌,出现过全国版画名家张祯麒,海南曾产生过“山花”版画群体,邓子敬、邓子芳等名家的绘画之路都是由版画起步,此后张地茂、陈茂叶等也创作过高水平版画作品。但后来由于本省版画群体大多转战国画领域,再加上与外地美术界联系、交流甚少,海南的版画出现了“断层”。

《三月春雨》 王娟

  “郭红雨老师刚开班时,带来了他的套色木刻,我们还以为是喷绘的呢!”青年画家蒙美立参加了省美协近几年举办的前三次版画培训班,他如此表达自己最初见到郭红雨套色木刻版画时的惊讶之情。非常凑巧,海南版画的这次变革,推动力也来自黑龙江。已在当地版画界有一定影响力的版画家郭红雨赴海南任教,“曾经弄过一下版画”的省美协领导陈茂叶见到郭红雨的版画作品,十分兴奋,他认为:郭红雨的画法“很先进”,且适合海南题材,可以开班推广。于是省美协组织了十余年轻画家,在省美协开起了版画培训班。郭红雨是个办事认真的北方汉子,陈茂叶作为领导也倾情投入,聚在一起的年轻人则充满了团队作战精神,几方发力,海南版画从此由黑白木刻时代进入到套色木刻时代。北方来的版画家入乡随俗、很接地气,本土画家也竭力发掘本地题材,因此,黎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文化、渔民渔船为代表的海洋文化以及本土自然风光生态文化密集地进入海南版画创作中。在近几年的全国性美展中,富有地域特色的海南版画多次入选。其中仅去年,我省就有9幅作品入选国家级版画展览,跻身全国前列。省美协也就此坚定了抓版画、抓青年版画人才的决心,成立了省美协版画教学创作基地,冀望版画能成为海南美术“新的增长点”。

  版画新秀引人瞩目

  最近,海南5位年轻版画家的作品引起美术界的关注,5人中有4个是“80后”,有3人不到30岁。女画家王娟是比较资深的,但是感觉她身上充满年轻人的活力,热情、浪漫是其性格特质。她的艺术受到民间剪纸、墨西哥壁画、西方现代艺术等多方面的影响,再加上她长期生活在黎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地区,对黎族的传统织锦服饰、工艺品、船形屋等更是情有独钟,她钟爱黑白木刻,与黎族传统服饰以黑为基调的黑白美不约而同,其中不仅有某种形式的匹配,也有情感的吻合。在参加了省美协版画培训班后,王娟也尝试作套色木刻,她以为黑白木刻比较夸张、富有形式感,而套色木刻,则讲究细节及色彩视觉效果。她近期的作品在追求两者的结合,像绝版木刻《三月春雨》就体现出艺术家的奇思妙想,她将三位黎族妇女置于蜻蜓、蝴蝶、燕子、春雨、热带花草、云朵的诗意又充满民俗趣味的氛围之中,雨滴如音乐弦律般串联起整幅版画,绿色调为主体,配以红色、黑色,夸张变形的稚拙造型与“天人合一”的山野情趣浑然一体,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王娟的作品除了民族风情的展示外,还比较突出了女性意识。像《阳光》就是一幅描绘母子之爱的版画作品,海南岛炽热的阳光感也通过版画形式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炽海》 王楠

  王楠是一个来自黑龙江省的青年版画家,虽然来到海南,也热爱海南题材创作,但王楠身上还具有北方人豪迈大气的性格特点,他的渔民题材的作品《九月》、军人题材的作品《黎明静悄悄》,都有一种气势。他的作品《桑海》,除了其一以贯之的画面形式感及良好色彩修养外,所呈现出的“万类霜天竞自由”的世界,令人印象深刻。

  王甲海是五人中最年轻的一个,他的作品长于海南自然风物的全景展现,具有图腾般的庄严感,同时不乏生动耐看的细节。他的藏书票《波萝蜜》古拙而又巧妙,是一幅小型杰作。

《小城故事》 王甲海

  5人中的蒙美立如今更多画油画,不过他的版画水平也不错,尤其他的藏书票,这个由一杯小酒、一碗米饭、两三条煎鱼、一瓶红酒或一盆果蔬等图案构成的小小世界,显然受到中国篆刻艺术乃至原始艺术的某些影响,既有古色古香的金石味,也不乏现代构成的形式感,还有些幽默情趣。他认为,海南版画通过好几期版画培训班,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也出现了“题材趋同、手法略嫌单一”这样的现象。而不久前来海南考察的中国美协版画艺委会专家在肯定海南版画现有成就的同时也指出:海南版画在注重地域性的同时,应该在时代性上再狠下一番功夫。希望版画基地能加强跟兄弟省份的交流,让版画品种丰富起来,避免形式的单一。海南版画创作者一定要形成自己的个性。

  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任教海南大学艺术学院的吴明儒硕士也从个人的成长经历和创作实践中得出了类似结论。虽是海南本地人,但在广州完成十年美术教育的吴明儒对比了一下海南与广州等地的版画乃至美术环境,“版画是一种特别强调技术、设备的画种,欧美的版画发达,与遍布各地的版画工作作坊有关,而国内,则只有高等院校有版画工作室。而相比海南与广州,地区的现代化程度、社会文化发展活力不论,从美术人的角度而言,能够看到的展览、画家的艺术修养、美术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们的作品相对单一,并不偶然”。

  吴明儒的作品确实也呈现出与海南版画创作主流很不相同的面目,首先她做得较多的是丝网印刷版画,其次她的创作主题与地域特色等没太多关联,而是更多地反映了当下都市青年男女的生活、心理状态。在她的画面中,人常常面目不清,男女难辨,且相互重叠。女艺术家与生俱来的良好的色彩美感和扎实的素描功底,令其一展“丝网印刷版画”的技术优长。《关于相遇的理想片段》系列版画等,也就成为让人过目难忘的佳作。

  吴明儒当然还很年轻,她的作品还不够丰厚、有点刻意,借鉴恩索尔的痕迹也很明显。不过,这或许也是她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所感受到的真实生活吧!其实艺术,某种程度而言,岂不就是“真真切切、轰轰烈烈活一场”吗?很多青年艺术家总苦于自己的艺术难以突破,除了鼓励他们多画、多培养“画外功夫”外,或许他们还要面对“你过的是怎样的生活”这类尖锐的问题。同样,我省的版画只有在强化地域特色的同时,让画家全身心地拥抱这片热土,从“生活形态”上完全打开自我,同时在学术心态上更加开放、包容、国际化,这样海南版画有望再创辉煌!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请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见解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友姓名:    匿名   验 证 码:  看不清,换一张  
全部评论(0)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