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历史文化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系列之《天涯情缘》

2018年09月29日 15:05  来源:海南省美术家协会 编辑/黎秀葵  点击:35936  我有话说(0人参与)

编者按:

20138月,由海南省文联牵头,海南省美协组织成立“海南省历史文化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办公室,前后召开了三次研讨会和三次论证会,最终确定52个选题,主要表现汉代以来各个历史时期,海南人民的杰出代表和重大历史事件。在海南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20144月正式启动“海南历史文化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项目,经面向社会发布公告、采风、观摩、初选、复评、签约、创作等环节,50多位画家参与创作,截至20178月共完成创作作品49件。20166月,海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朱寒松,海南省文联作协党组书记、省文联主席孙苏,对创作工程的进展情况进行调研后指示:为纪念琼崖纵队成立90周年,纪念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以海南自贸区(港)建设开局之年为契机,决定增加10个表现海南建省辉煌成就的重大题材。“海南历史文化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成功实施,填补了我省在此类文化项目建设方面的空白,彰显了海南地域文化自信,为海南留下了具有深厚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珍贵文化财富,促进了海南省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天涯情缘·东坡北归图 》462x260cm  乔德龙

 

《天涯情缘·东坡北归图 》人物造型

 

——兼说《天涯情缘》的创作

乔德龙

 

苏东坡是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的一座光耀千秋的灯塔,是北宋以降历代文人竞相效仿的楷模。千年来东坡热其势不衰,其情不减,至今愈盛。

如此情势之下,我这一生机缘巧合,居然也与东坡结缘。其间既无矫饰,亦无造作,整个过程自然而然。或问:缘在何处?答曰:我与苏公皆为西蜀人,乃公乡党;习东坡书体,读坡翁诗文,画坡公之画;最后居然来到苏公生命历珵中十分重要的谪宦地——海南,直接在东坡的文气中浸渍了几十年,慨叹数十年浸淫却未得苏学皮毛。虽无结果,但过程亦令我欣慰。

 

《天涯情缘·东坡北归图 》局部之一

 

《天涯情缘·东坡北归图 》局部之二

 

《天涯情缘·东坡北归图 》局部之三

 

我与东坡之缘滥觞于书法。约六十年前,我还是一个十几岁的青涩少年,对东坡并无认识。因学习书法,一次偶然之机,得一书法老人教诲:莫学赵(松雪)字,赵字柔美,容易学滑,如果将来做文书写公文,学赵字合适,但学书法还是学苏(东坡)字好。因老先生是写苏字的,民国政府官吏,苏字写得非常地道,并且在苏字基础上颇有自己面目。我受教之后便改学苏体。曾在古旧书店买到民国版的《三希堂法帖》,中有苏轼专册。从此临习苏字成为习书的主线,几十年来虽广学历代名家,并各种书体,但仍然以苏字为主,至今亦然。数十年间,我所能找到的东坡字帖一帖不漏地反复临习,其中的一些名帖,如《寒食帖》、《渡海帖》等临习不下百遍。因书法与东坡结缘,便对东坡产生了敬仰之情,于是找来东坡的著作反复捧读。东坡形象在心中逐渐明晰,愈渐高大。如今看来,其实我也是追星族,只不过追的是这位文坛魁星罢了。

 

《天涯情缘·东坡北归图 》炭笔稿局部

 

乔德龙用苏体写苏文

 

我至今写苏体却仍未得三昧。究其原因,一则或因我天资粗陋;再则东坡大才,令人高山仰止,而我辈平庸,难得东坡神韵。纵观今人学苏体未见真入堂奥者,盖才不逮耳。时人学书仅在间架点划上仿效是舍本逐末,纵或苦下功夫者,即使点画间架或已形似,但这仅仅是在技上的仿效,而未在气息神韵上下功夫,都是难臻苏字妙境的。其实不仅习苏体如此,学古代任何大家何不如是?古代没有写字家,都是学问家。今之书界多为写字家、表演家,鲜有学问家(此处用一多字,非一概而论之意,请学问家莫在意)。这便是问题之症结。

故知学苏体须学苏之学问。坡公言“腹有诗书气自华”,所谓书如其人。这一说而今也只是说说罢了,时代不同,今人实难做到,但起码须有此认识,且身体力行。或研究东坡,或读东坡著作。研究非我所长,我努力做后者。故而从年轻时起,东坡诗文是我重要的选读对象,数十载不辍。我今早已年愈古稀,垂垂老矣,有时心血来潮,试试,还能勉强背诵东坡的前后《赤壁赋》诸文。读东坡文也算缘分之一吧。

 

《天涯情缘·东坡北归图 》人物造型

 

海南是千年前东坡的贬谪地,坡公1097年谪居儋耳,1100年获赦北归,翌年逝于常州。东坡在海南生活的三年是其生命的最后阶段,已无昔日“老夫聊发少年狂”的风神。但东坡在海南的三年贬谪生涯,在他一生的辉煌中有其特别之处。东坡思想与创作上更臻于炉火纯青的高标境界,真正完成了东坡文化人格的完善成熟,以至于最终的完美定型。东坡处境低谷,却达成就高峰。如此反差,需要何等的胸怀与境界,后来者能有几人?

 

《天涯情缘·东坡北归图 》人物造型

 

海南建省之初我便来到海南,至此与东坡更近了,海南多处可见东坡遗迹,处处能感受到东坡文化的影响。特别是我在省博物馆工作期间,主持了《中国文物地图集·海南分册》的编纂工作,将东坡遗迹列为图集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对尚存遗迹的现状和历史进行了较为详细和深入的调查研究。仿佛穿越到东坡生活的时代,去感受,去体验千年前东坡其时的生活和精神状态。这是我东坡缘中最为真切的一段经历。故而我这一生中以东坡为题材的创作无论数量和质量,当以海南生活的这二十多年为重。其中重中之重当是最近刚完成的《天涯情缘》大画。

 

《天涯情缘·东坡北归图 》人物造型

 

这是一幅表现东坡贬谪海南三年后获赦北归时与当地黎民在海边依依惜别的感人情景。起初萌动创作这一主题的动因,是有一个将东坡在海南三年生活的重要事迹分别画成主题画的大计划。几年前我读《历代小说笔记选》,其中明人曹臣的《舌华录》一册有一则记东坡事:“东坡自海南还,过惠州,州牧故出郊迎之。因问:‘海南风土人情如何?’东坡云:‘风土极善,人情不恶。其初离昌化时,有十数父老,皆携酒馔,直至水次,送某登舟,执手涕泣而去曰:此回与内翰相别后,不知甚时相见?’”读来十分感人。再回首看东坡北归前三年的海南生活,可选之题并动人者甚多,皆能反映东坡与海南黎民的深厚情谊。三年情谊之深,方有一朝离别依依不舍的动人之情。所以送别可视为情深之果,最适合绘画语言的表达。

 

《天涯情缘·东坡北归图 》人物造型

 

根据我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认识,着手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查阅资料,进一步去感受当年事件的历史原貌和人物的精神状态。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中核心问题是东坡造型。纵观历代绘画中东坡之形,多为肥胖者。缘于何处,不得而知。但我推测,东坡乃美食家,尝自创东坡肉,常食膏肥,并生性旷达,肥胖便是自然之事了。但此时的东坡历海南三载磨难,虽与黎民相处甚洽,生性再旷达,但当时的海南毕竟还是贫瘠瘴疠之地。一介儒者,宦途坎坷,无力报效社稷,并与亲友诀别,承受老死南荒的现实。受此精神摧折,加之生活之艰难,何胖之有?故而东坡造型应当考虑以下特征:高官、大儒、沧桑,与黎民离别时依依不舍却又切切盼归,罪臣获赦,六十有五,须发皆白……

对我画中的东坡造型,我身边道友们都热情关注,纷纷为我出谋划策。我借此文一并感谢朋友们的真情。

 

《天涯情缘·东坡北归图 》人物造型

 

送别情景做合理想象,将十数父老略作夸张至二十余人,汉黎皆有,老者居多,还有东坡兴学的学童。力争画中人物都是生活中之人,都有生活原型,回避概念化的形象。整体效果上在写意中借用山水画中的积墨法,反复积染,使画面厚实,除了肤色外尽量用水墨表现,使画面具有历史感。

 

《天涯情缘·东坡北归图 》人物造型

 

这一切都清晰后,资料也已完备,便进入了正式的画室工作阶段,数易其稿之后,完成了第一幅竖构图的墨稿。

 

《天涯情缘·东坡北归图 》人物造型

 

《天涯情缘·东坡北归图 》人物造型

 

《天涯情缘·东坡北归图 》炭笔稿人物造型

 

《天涯情缘·东坡北归图 》炭笔稿人物造型

 

《天涯情缘·东坡北归图 》炭笔人物造型

 

此时海南省重大历史题材工作启动,以苏轼在海南的历史影响,选题是必不可少的,题目中的确有苏轼,原题为《桄榔庵中颂坡公》,我便选了这一题,但没按这个题目来画。原题太抽象,不好处理。当地黎民颂坡公时公是否在场?不在场怎么知道是在颂坡公;如果在场,黎民当面颂坡公,公如何面对?故而我还是选择坡公离琼时黎民送别的场景,后来又三易其稿,画成一幅三米宽两米高的横幅作品,定名时友人建议为“东坡天涯结奇缘”,受其启发,我将名定为《天涯情缘》。此画在我今年春节后的个展中亮相,反应尚佳。之后,又在此基础上正式画大稿。再三易其稿,最终完成了海南省重大历史题材《天涯情缘》的正式稿。此稿尺幅已变成了462cm×260cm(含左侧另纸通款)。另款为:

 

《天涯情缘·东坡北归图 》边款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人。一代文坛巨擘。性豪纵曠达,未见容于新旧两党,仕途坎坷,终于绍圣四年谪于儋耳。困居三载,与黎民甚洽,兴学劝农,琼岛人文始兴。东坡不幸,琼岛大幸。公获赦北归,依依惜别。余作是图,以志其事,并填念奴娇词以寄情怀。词曰:

大江唱罢,转南蓬、无奈孤舟蹈海。从此天涯沦落客,万里投荒垂殆。厉风摧折,蜜唧薯芋,裹腹食何赉, 枵肠辘辘。畴昔春梦不                 

笑对酷暑饥寒,倚黎为伴,愿作天涯艾。南荒人文从此兴, 沧海何曾绝脉。快意雄风,迎翁北去。荷簞山蘭脍,执手涕泣 ,归心迟步难迈。

 

2015118

 


艺术家简介

 

 

乔德龙,字得龙,籍贯重庆万州,1941年1月,岁次庚辰龙年“腊八”生于贵州。原海南省博物馆馆长。1984年尝以三件作品同时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而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共中央统战部台湾会馆书画馆顾问、海南省民进开明书画院顾问,喜盈门艺术博物馆名誉馆长等职。曾任海南省文联委员,海南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

乔德龙自2009年至2018年先后在全国近20个省市并东南亚举办个展;

2012年 以三幅作品(其中一幅为十米巨制《织锦图》)参与全国政协书画院与海南省政协联合举办的“海南优秀作品十人晋京展”;

2015年出版大型画册《乔德龙作品集》;

2015~2016年完成海南省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天涯情缘》。

 


《天涯情缘·东坡北归图 》创作现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请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见解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友姓名:    匿名   验 证 码:  看不清,换一张  
全部评论(0)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