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必松:周鉴明的书法艺术探微

2014年03月24日 16:04  本站 作者:朱必松 责任编辑:李君照  点击:41587  我有话说(0人参与)

持恒研墨 格调醇古 守志有为

——周鉴明的书法艺术探微 

 

 周鉴明,安徽无为人氏,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海南省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海南徽韵书画院院长、安徽省硬笔书法家协会永久名誉主席。
 

 书法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始于魏晋南北朝,众多著名的书法家和画家都与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习字,对于中国人而言,不仅是对书法艺术的迷恋,同时也为了修身养性并获得审美愉悦。在书法的练习和临摹中,人间的曼妙和人事的通融,因此书法在日本也称为“书道”。
 

 哲学家老子曾说:有形为物,无形为象。象之为状,恍惚无定形……中国人的哲学体系在物象之间,人与自然,人与自己内心的和谐,必先有尊重和敬畏为前提;超越则是提炼和为我所为所用,是精神上的归属。周鉴明站在在人文与艺术的高度而传承传统,把自然和情感的转移和寄寓视为创作的甘泉,师法自然便成了她的精神追求和创作主题。其书法深受晋唐书风的影响,笔致自然,气度闲雅,结体舒展,劲挺流畅,无论毛笔书法各种书体还是硬笔书法,均中和平正,含蓄蕴藉,敦厚中透着灵气和秀逸。作品先后12次获得全国、全军及国际书法大赛一等奖和金奖,并作为国礼馈赠友好国家,被一些国家元首和政要收藏。
 

 从理论上讲,中国书法并不表现任何具体形象,但是我们能够从篆 、隶、楷书体中感受到静穆、沉稳、庄严、清丽等各种意趣;从行、草书体中获得活泼、灵秀、奔放、飞动的感受。这便是书法所具有的魅力。朱光潜先生也曾说:“书法在中国向来自成艺术,和图画有同等的身份……它可以表现性格和情趣……所以字也可以说是抒情的,不但是抒情的,而且是可以引起移情作用的……这都是把墨涂的痕迹看作有生气有性格的东西,都是把字在心中所引起的意象称到字的本身上面去。”周鉴明的书法正合了朱光潜所言,把墨迹的生气演绎成人生的活泼,把从容的胸怀移情作方块间的意趣。
 

 周鉴明的草书章法颇佳,以二王为宗兼吸明清草书之势,行气畅达,映带自然,用笔提按使转娴熟,中侧锋互用,浓枯相同,笔力遒劲。时有憨态十足的夸张结体与章法处理,基本能表达作者所追求的古拙及萧散意境。由“二王”出,而不因“二王”止,结字自然而机巧地融入碑意,柔中带刚,令人耳目一新。
 

 他的隶书用笔,浓淡干湿,顿挫疾徐,无往而不利,视之以意眼,触之以动感,合之乃得速度、深度,真出神入化者也。他的绝世高华,在朴茂里头;他的奇巧,在守拙里头;他的工整,在荒率里头;他的天真,在老古里头。他的笔墨语言,最能攫住人心。有碑版意绪和明清笔调,收放得当,气势饱满,意态纵横,仰息前贤,技法精细,融合当代,格调醇古。饱含了深沉的哲学情味,激越与内敛,对立的统一,伤怀与壮怀……合而营造出那种一种思古之幽情,体悟到古人笔墨后面的沧桑历史、深邃的情怀。
 

 他的篆书,也自有一番疏朗含蓄,更有一番雄迈稳当;深得米书奇侧之旨趣和雅逸,线条凝拙跳荡,显示了书家多种书体书写能力,一种艺术的雄深雅健弥漫包裹身心。他的思维又在这里寄托,并再行突围。观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周鉴明书法作品集》的书法,或瘦硬有神,或圆融洁净,或流畅自然,或春花袅娜,凝神注目,好像心中之曲化成了凝固的乐谱,别有一种苍凉激越之美。他驰骋其中,目游神驰,精骛八极,那一种自由的内涵风神,就接受美学而言,其工夫已做到顶上极处。其经典性,在于维系于天、人统一的人文精神,其技术手段上的成果,则是乘物游象的表现性探索。升降沉浮,起落自在,指挥如意,一切吾侪心中微有所感、朦胧成相的依稀观念,她的空谷幽林就不再是纯粹的静寂了,却有了“莫听竹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坚定和洒脱。
 

 2013年11月15日,周鉴明书法作品展在北京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180余幅不同书体、不同书写方式和表现形式的书法作品,显示出这位海南书法家的深厚功底和对书法艺术的执着探索,较有力的展示了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文化魅力,必将为海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添新的内涵和意蕴。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请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见解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友姓名:    匿名   验 证 码:  看不清,换一张  
全部评论(0)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