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剧之“变”

2016年09月23日 16:50  海南文艺网  点击:16514  我有话说(0人参与)






难忘的经典

昨天

如果说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的进京是京剧萌芽的开始,那么,起源于江西弋阳县的“弋阳腔”在明代中后期入琼,则为琼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石。

在3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弋阳腔在海南岛吸收潮剧、粤剧、话剧,包括本土斋醮艺术之后,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戏剧表演艺术品种——琼剧。
 


琼剧之“变”

丘濬和琼剧
 

没有确凿史料记载琼剧是在哪个具体时间节点诞生,毕竟孕育和发展,直至形成,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不过,海南历史上那位著述等身的内阁大学士、官至宰相的先贤丘濬,却与戏曲有过交织,且对琼剧产生影响。

众所周知,丘濬是皇帝敕封的“理学名臣”,他不但专注于儒家学说,还敏锐地观察当时的经济现象,捕捉到资本主义萌芽的信息,因此,有理由相信,丘濬并不是一个读死书的人。

鲜为人知的是,丘濬还是一名剧作家,曾写了《伍伦全备忠孝记》(简称《伍伦记》)、《举鼎记》、《投笔记》、《罗囊记》和《龙泉记》,但《罗囊记》和《龙泉记》已经失传。

据1986年海南戏曲志编写组纂修的《琼剧志》介绍,明末清初,就有人将丘濬的《投笔记》和《罗囊记》改编为方言土语唱本,在青楼唱演;琼州木偶班,也曾用土戏腔调演出。清代咸丰六年(1856年),有人在府城西门创办“鼓城楼剧本承印社”,丘濬的剧本《投笔记》也在印刷之列。

可以想象,一生从未出京任职的丘濬,闲暇时光,应该常在京城微服出行,走街串巷,逛戏园,听杂剧,是个爱生活、爱艺术的人。

相传有一次丘濬奉命南巡,在江浙等地观看了弋阳、海盐、余姚、昆山四大声腔的表演,大开眼界之余,回京还向成化皇帝朱见深说起四大声腔的演出盛况。朱见深听后大喜,于是下旨让四大声腔进京演出。

正是有了丘濬、汤显祖、吕天成、魏良辅等一批文人参与戏曲的创作和改革,才使得南曲走向兴盛和广泛传播。
 

得名于80年前
 

我国戏曲史料显示,弋阳腔约在明朝立国几十年后形成。从徐渭的《南词叙录》和魏良辅的《南词引正》等文人笔记可知,永乐年间(1403—1424)弋阳腔已经广泛传布,它以江西为基地,向南发展到福建、广东,向西浸润到湖南、贵州、云南,向北到安徽徽州地区,随后到南京,最远一支到达北京。

《琼剧志》主撰人周庆辉告诉记者:“弋阳腔每到一处演出,都能吸收当地的东西,如曲调成分等,可塑性很强,生命力旺强,后来又派生出多种腔系,遍布全国。琼剧是南戏一脉,其声腔以七字句、不急不缓的中板为主,包括正线、内线、外线和反线,根据剧情需要使用,反映人物的喜怒哀乐,是生、旦、净、丑各行当常用的唱腔,故有‘没有中板就没有琼剧唱腔’之说。”

在明代的正德(1506-1521)《琼台志》中,就有关于节日庆典、杂剧唱演和教戏习俗的记载,乡人称当时的戏曲为“闽南杂剧”,是从福建南部经广东东部传入海南岛的。由于杂剧所用语言和海南乡音——闽南方言同出一源,因此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清代的康熙至乾隆年间,“土戏”很受海南老百姓欢迎,到了民国则风行极盛。陈铭枢的民国《海南岛志》如此记载“土戏”:“浸淫全岛,妇孺老少,几无不识唱土戏。”“土戏”也叫“海南戏”或“琼州戏”。

“琼剧”二字最早见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海南岛旅行记》中的《琼剧之一瞥》一章,作者田曙岚为湖南籍中学地理教员,从1932年12月1日开始用了半年时间,行程3000余里,对海南岛进行考察,足迹几乎遍及各个县市。
 

三次重大变革
 

虽说是弋阳腔的一个分支,但经过几百年的衍化和流变,今天的琼剧其节奏、曲牌和表演程式,显得与粤剧更像近亲。

琼剧成形之后,有据可查、大张旗鼓的琼剧改良运动,先后有三次:一是清末粤剧艺人入琼授艺,二是民国“五四运动”之后的急剧变革,三是海南解放后的戏曲改革。

咸丰年间(1851—1861),粤剧艺人李文茂率领他的“红船”粤剧班子弟响应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清政府取缔粤剧组织,捕杀粤剧艺人,不少伶人辗转来琼,散落在全岛各县各乡,有的在军戏班里客串演出,有的设馆授徒,有的与海南艺人攀亲结义,称兄道弟。

在这些流亡来琼的粤剧艺人中,较有影响的是“十五仔”。“十五仔”潜居海口关厂坊,在海口、府城设馆教戏,传授“江湖十八本”,培养了一批唱演“梆簧声腔”的弟子。此后,随着粤剧逃散艺人不断入琼,“梆簧声腔”的影响越来越大,促进了地方土戏和军戏的变化和发展。

琼剧受粤剧的影响持续到了今天,如锣鼓谱、曲牌和诸多表演元素,至今仍有粤剧的影子。

“五四运动”之后,受文明戏的冲击,琼剧不再拘泥于古装戏的表演程式,唱腔方面创造了“二字板”、“三字板”、“三五七板”,并改造“乞食腔”为“高腔”,为群众喜闻乐见,流传至今;同时吸收外来乐器,突破原有的乐队建制,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舞台美术方面,打破了“百戏一景”的旧规,开始根据内容需要来置景。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至1965年,海南琼剧界先后发掘传统剧目1000多个,收集、记录琼剧脚本300多个,绘画了100多幅传统戏人物脸谱,整理、改编《红叶题诗》、《张文秀》和《狗衔金钗》等传统戏70多出;表演艺术方面,除了发掘、整理老艺人的表演程式和特技外,还与兄弟剧种交流,取长补短;音乐唱腔方面,收集、记录了唱腔、大小曲牌、锣鼓谱400多首,按其使用整理、分类、编印成《琼剧过场音乐》、《琼剧唢呐曲牌》、《琼剧锣鼓谱》和《琼剧唱腔介绍》,整理、创作了“古腔”、“争辩腔”和“江浪腔”等板腔。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请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见解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友姓名:    匿名   验 证 码:  看不清,换一张  
全部评论(0)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