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 最新
  • 推荐

孔见:蕴藏在种子里的阳光——杨沐《南繁——筑牢中国饭碗的底座》读后

2022年06月20日 09:08  中国艺术报  点击:646  我有话说(0人参与)

对于很多人而言,米粒是寻常不过的事物,市场上的售价也相当便宜。作为一种食物,米饭也显得平淡乏味。在餐桌上,最吊胃口的是那些稀奇而有价位的佳肴,如海参、燕窝、鲍鱼、冬虫夏草、龙趸石斑之类,吸引着人们手中的筷子。米饭总是最后才端上来,有时甚至压根儿就不上米饭。

 

米饭之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遭受如此待遇,并非是它没有什么价值,而是它的价值已经得到了充分实现。这其中蕴含着日本实业家松下幸之助所说的自来水原理。对于生命而言,水是最珍贵的事物,但一旦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得到它,它的使用价值充分实现,市场价值也就跌落下来。这种情形就跟空气差不多,空气充足而清纯的时候,没有人感觉到它的存在,更不会有谁赞美它的价值,一旦空气稀薄,或是污染严重,它存在的意义才会为人们所意识到。

 

说起来话长,在遥远的过去,数以万年的时间里,人类都在过着采集与游牧的生活,逐水草到处流浪,直到一万多年前,才开始定居下来,有了故园与家乡。定居的前提是种植业的出现,而水稻与小麦差不多是最为重要的作物了,大米和小麦很早就成为人类的主食。人类社会发展至今,仍然七八亿人处于饥饿状态。作为农业大国,中国十数亿人口解决温饱问题,也只是近四十年的事情。在我的记忆中,勤劳的祖母一辈子都在跟米粒打交道,直到她再也吞咽不下米饭的时候才停下来。

 

我的家乡位于海南岛西南角,是一个太阳下海的地方,叫做丰塘,曾经是一个鱼米之乡。海南水土润泽,插根扁担、围个篱笆都能开花结果。但在我出生的那年,还是因为天灾人祸颗粒无收死了不少人,包括我身为“武林高手”的邻居。外地的朋友听了觉得奇怪,海南不是有鱼可吃吗?其实,没有了米饭作为主食,光吃鱼几天肚子就受不了了。大米作为南方人的主食,具有不可代替的地位。其它食物之所以有滋味可咂,是因为有了米饭的铺垫。尽管食物的种类很多,能够作为主食每天都在吃的,也就是大米与小麦等,它们在人的食谱里几乎不可或缺。我有幸认识一位医术高明的中医,问过他这样的问题:食物中最有营养的是什么?得到的回答毫不含糊:大米。他说,只要还能吃得下米饭,生命就有希望。

 

作家杨沐刚刚完成的《南繁——筑牢中国饭碗的底座》一书,写的是跟大米有关的事情。阅读书中的文字,让我想起了自己少年时期的日子。我的家乡在南繁育种区域内,属于她书写的范围。农作物的产量,与贮藏着遗传基因密码的种子密切相关。南繁育种就是将各地水稻、玉米、高粱、棉花等夏季作物的种子,在秋收后移到亚热带或热带地区进行繁殖和筛选,以加速育种过程,提高种子的性能。这项工作于上世纪50年代就已经开始,选点集中在广东、广西、云南等地。海南南繁育种时间始于1959年。因为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海南岛渐渐成为育种试验基地的首选。到了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全国育种试验基地基本上都转移到岛上来了,落户在北纬18度周围的崖县(今三亚市)、陵水、乐东等县。作物品种包括水稻等粮食作物、棉花等纺织作物、花生等油料作物、烟草等经济作物和豇豆等蔬菜作物。在岛上,这些作物可以汲取到最灿烂的阳光和清纯的水汽。

 

我国人口众多,需要足够辽阔的田地来种植粮食,因此,一粒饱含良性基因的种子,显得格外重要,具有战略性的意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每年都有各省的农业技术人员渡海过来。从我的家乡直到三亚、陵水,都属于南繁育种的区域,这些操着普通话的人,顶着烈日指导育种,并将收获的颗粒运往内陆,撒向北方辽阔的田野。作为学生,我经常参与田间的耕作劳动。有一个细节至今记忆犹新。一天下午,一只母鹅带着它的孩子,趁人不注意窜进试验田,啄吃玉米的种苗。40多岁的技术员老王扑了过去,死死抱住那只大鹅,如丧考妣地大哭起来。在场的人都对这个大个子河南人哭笑不得。

 

直至今日,海南岛已经成为中国农作物种子孕育的温床与子宫,每年全国29个省区市的700多家农业科研机构,有数千名科技人员到海南从事南繁育种。这是国家战略,造福国民,造福人类,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喝足了海南岛阳光与水土的一粒粒种子,精神抖擞,纷纷扬扬地撒向祖国各地的田园,在那里开花结果,在千万个锅碗瓢盆里飘香。然而,直至今日都很少有人知道,他们吃的每一粒米里,都有着来自海南岛阳光与水的祝福。杨沐的著作,叙述的就是“温床”与“子宫”里发生的事情,一粒粒种子背后隐藏的传奇。其中有很大的篇幅用来讲述袁隆平的故事。

 

在南繁育种的队伍当中,有一个来自湖南的小个子技术人,和他的助手们一起,通过一株花粉败育的野生稻雄性不育株的杂交,选育出野败型籼稻不育系,为中国杂交水稻研究奠定了基础,三年内实现了杂交水稻“三系”配套,使水稻产量一路飙升。他就是被称为“当代神农”的袁隆平,他经手的那株被命名为“野败”的野生稻,后来成为野败型杂交稻的母本,改写了世界水稻育种史。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所领导的团队在杂交水稻领域技术至今世界领先。目前,杂交水稻在中国累计推广面积约达38亿亩,增产稻谷约3600亿公斤,改变了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的状况,为解决泱泱大国十数亿人的温饱问题、消除世界饥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自2020年起,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世界粮食安全呈现恶化趋势。《2021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估计,2020年全世界有7.2亿至8.11亿人口面临饥饿,与2019年相比增加了1.61亿。由于健康膳食的高成本以及长期存在的严重贫困和收入不平等现象,健康膳食对世界各地约30亿人而言依然遥不可及,有数以千万的人陷于消瘦、贫血、病痛与死亡的境地。在这样严峻的时刻,作家杨沐跑遍大半个中国,采访了四代杂交水稻专家,然后伏案书写,克服自身生活里遭遇的困难,拂去时间的尘埃与雾霾,用生动的文字,详尽地记叙了南繁育种这项国家工程的缘起与始末,描摹已经远去的那一代人,为了使命召唤义无反顾奔赴远方的身影,揭示了一粒粒种子里蕴藏的万丈阳光。不论是书写的对象,还是书写的过程,都同样令作为读者的我感动。而身为一个海南岛居民,我也为作为种子诞生地的家乡为国家与人类的奉献感到无比的自豪。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请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见解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友姓名:    匿名   验 证 码:  看不清,换一张  
全部评论(0)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