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文艺 | 康可可:一片丹心映碧海,共舞潮生诉衷肠
2025年06月03日 21:00 海南省文艺志愿者协会 点击:84 我有话说(0人参与)
.png)
一片丹心映碧海,共舞潮生诉衷肠
——评舞蹈《共潮生》的艺术叙事与家国情怀
■ 康可可
还是那片熟悉的海,还是那群意气风发的少年,还是那身标志性的蓝灰色紧身服——海南嘉积中学男子舞团的舞者们以充满了力量与美的肢体语言,再次将南海的壮阔与深情搬上舞台。当《共潮生》的序幕拉开,观众的审美期待被瞬间点燃:这一次,编导将如何超越《南海随想》的时空对话,以舞蹈书写更深刻的家国叙事?
答案在舞者的举手投足间徐徐展开。舞蹈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为灵感,将海洋的意象与两岸血脉相连的主题巧妙融合。在《我的中国心》的旋律中,舞者与观众共同完成了一场跨越海峡的情感共振——这不仅是一次艺术的呈现,更是一次对民族共同记忆的回眸。

《共潮生》的叙事核心在于“海洋”这一意象的多元表达。编导以群舞为“海”,通过队形的流动与变化,赋予海水以生命。舞者整齐的步伐如潮汐般规律,地面的翻滚与腾跃则暗喻暗流涌动;形如披风的道具运用更是点睛之笔——捧在手中时如一掬故乡的海水,抛向空中时化为浪花,翻卷时又似惊涛拍岸。这种动态的空间调度,不仅展现了海洋的壮美,更隐喻了两岸关系的复杂与绵长。
舞蹈中,一对隔海相望的兄弟成为情感载体。他们的分离与相思通过肢体语言淋漓尽致地展现:伸手触碰却无法相拥,追逐奔跑却被“海浪”阻隔。群舞形成的海峡造型,将地理的阻隔转化为视觉的冲击;而高潮处,哥哥为弟弟系上红色围巾的瞬间,血脉的联结终于冲破藩篱。此时,《我的中国心》的歌词“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响起,音乐不再是背景,而是情感的催化剂,将舞蹈推向家国同频的至高境界。正如德国舞蹈剧场大师皮娜·鲍什所言:“不要想着如何让人看懂,而要让人感受到。”《共潮生》的成功,正在于它超越了语言的局限,以纯粹的动作与空间美学,让观众在直觉中触摸到两岸同胞的赤子之心。
在作品中,海洋既是地理的分隔,也是文化的纽带。编导通过舞者的肢体,将“海”塑造成一个充满张力的符号:它可以是阻隔亲人的天堑,也可以是承载归途的航道。这种双重性,恰恰呼应了两岸关系的历史与现实——分离的痛苦与统一的希望并存。而红色围巾的意象,则进一步将个体情感与国家命运相连,传递出“纵使前路崎岖,所至即为坦途”的信念。

尽管是一部校园舞蹈作品,《共潮生》在艺术表现上却达到了专业的水准。作品荣获全国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舞蹈类一等奖是实至名归,这不仅是对师生们艺术追求的肯定,更是对校园美育成果的一次精彩展示。
《共潮生》以舞蹈为笔,以海洋为墨,绘就了一幅饱含家国情怀的壮丽画卷。它让我们看到,艺术的力量可以超越时空,直抵人心最柔软的角落。当舞者谢幕时,台下经久不息的掌声,正是对作品最好的回应——这片碧海映照的丹心,已深深烙印在每一位观众的心中。
作者简介

康可可
海南大学副教授,海南省评协舞蹈艺术评论专委会主任,第六届全国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讨班学员。
.jpg)